创业投资服务平台

创投时报LOGO

马云的“阴谋”和阿里巴巴的NASA是否会重击百度人工智能?

65人浏览 / 0人评论

  阿里巴巴于近日在杭州举办的内部技术大会会议内容正式对外公布,会议上,阿里巴巴宣布正在启动一项代号“NASA”的计划,将面向未来20年组建强大的独立研发部门,储备核心科技。

  之所以将“新技术”取名为“NASA”,马云表示,这是因为阿里巴巴未来20年的愿景是构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而该经济体必须建在新的技术基础设施和技术思考之上,就像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驱动人类科技和生活极大进步一样,阿里巴巴希望建立自己的“NASA”,担当未来的责任,让新经济体未来能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创造1亿就业机会,帮助1000万家企业盈利。

  据品途商业评论了解,这是阿里巴巴在提出“五新”战略后——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首次公布其在“新技术”层面的战略规划。

  消息称,“NASA”计划将面向机器学习、芯片、IOT(物联网)、操作系统、生物识别五大核心技术展开。其实这五个核心技术的本质就是人工智能。马云说,“以前阿里巴巴的技术只跟着业务走,是‘兵工厂模式’,但手榴弹造得再好,也造不出导弹来。现在必须思考建立导弹的机制,组建崭新的团队,建立新的机制和方法,成立新技术研发体系,聚焦核心领域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目标是为了解决10年、20年后的困难。为此阿里巴巴将全力以赴。”

  至此,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终于正式迎来了除百度之外的第二大巨头玩家。

  百度AI与阿里AI

  众所周知,国内AI的最大玩家仍然是百度。据了解,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储备量是国内所有公司之最。陆奇的加入更是让百度在短短几个月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裁撤医疗移动事业部、成立度秘事业部、全资收购渡鸦科技、合并自动驾驶部门....

  不可否认,从人工智能领域大规模布局的速度来看,国内没有第二家公司能与百度相比。但品途商业评论采访过的几位人工智能领域专家纷纷表示,看不懂百度的AI。

  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工智能专家曾对品途商业评论表示,百度模式本质上和Google差不多,核心业务都是基于搜索。而下一代“搜索”形式肯定不在PC和手机上,而是在基于“语音交互”功能的任何物体上。

  所以Google在AI上的布局都是为“搜索”服务的,Google之所以做Google Home音箱和语音助手Assistant,是因为担心亚马逊的Echo音箱和语音助手Alexa会威胁到Google搜索业务的未来,而Google在自动驾驶等与搜索业务关系不大的技术上的研发更多是基于情怀的尝试,能不能做成不会对Google造成影响。

  但是看百度的玩法,你琢磨不透他的核心目的在哪里,百度的AI布局太泛,看不出是在为“搜索”而服务。

  相比之下,阿里这次宣布大规模进军人工智能,所涉及的领域和最终目标都比较清晰,是基于马云2012年提出的“电商、金融、数据”计划一步步推进的。电商业务已经上市,金融业务发展良好,而且不断传出即将上市的信号,剩下的就是数据业务。

  而马云认为,大数据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大计算,另一个是云数据,一个是爹,一个是妈,生下来的孩子是人工智能。所以,在马云眼里,布局人工智能就是在布局大数据。

  在云数据方面,马云认为阿里巴巴已经掌握了全世界最多、最珍贵的数据资源,而在大计算上,阿里云提供的公有云计算服务已经比较成熟。所以,在软件技术相对成熟的前提下,阿里巴巴想要将云数据和大计算结合起来,做底层硬件基础设施,最终实现软硬结合的人工智能底层技术解决方案。这也是为什么阿里选择在“机器学习、芯片、IOT、操作系统、生物识别 ”这些领域投入研发的原因所在。

  一方面,阿里巴巴只会做底层通用技术解决方案,而不会在设备或应用层面发力。另一方面,品途商业评论也从多方了解到,阿里巴巴“NASA”战略的实施或将由阿里云主导,未来“NASA”中的项目如果实现了开放平台化,也将通过阿里云平台对外输出。

  马云的“阴谋”

  “NASA”战略如果实现,马云口中的技术基础设施将成为阿里巴巴庞大的赚钱机器。

  电商平台如此,阿里巴巴不赚消费者的钱,只是提供线上零售的基础设施,它赚的是所有生意人的钱;金融平台如此,蚂蚁金服不赚投资者的钱,只是提供线上金融基础设施,它赚的是合作商户、有贷款需求的企业的钱;云服务也如此,阿里云把传统企业的 IT 基础设施搬上了云端,它赚的是无数有服务器使用需求的企业的钱。

  现在,马云要来赚未来所有人工智能公司的钱。确切的说,赚的是未来所有人工智能产业链中下游公司的钱。打个比方,绝大部分电脑和手机厂商都要用到英特尔和联发科提供的芯片技术;雅虎、谷歌、脸书崛起的前提是思科这样的公司早早地为他们准备好了足够成熟的网络基础;而研究机器学习领域的人工智能公司,需要用到英伟达提供的GPU芯片。“NASA”计划的实现,将可能让阿里巴巴成为像英特尔、思科、英伟达这样的公司。

  这样的公司在模式上有一个共同点:出售具有高技术附加值的产品或方案。也就是马云口中的基础设施。

  知名科技媒体人沃尔特·莫斯伯格曾经表示,“如今的创业公司,即便他们足够优秀,最终也只能被巨头吞并,成为其产品中的一项功能。即便不被收购,得以繁荣发展的创业公司往往也只能在巨头控制的平台上小有成就,还得向这些巨头支付分成。

  例如,刚刚上市的Snapchat母公司Snap曾在2013年拒绝了Facebook高达30亿美元的收购邀约。但它如今的业务却要依赖谷歌的云计算服务,以及苹果和谷歌的移动应用平台。很多小企业必须向平台公司支付这样的'巨头税'。”

  成为平台级公司,向生存在其上的其他公司提供技术基础设施,收取分成或其他费用。这就是阿里巴巴模式,也是马云没有明说的“阴谋”。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