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投资服务平台

创投时报LOGO

阿里巴巴瞄准网红经济 或取代淘品牌成为淘宝注入新动力

103人浏览 / 0人评论

  3月21日,阿里巴巴召集250家媒体到杭州总部,宣布2016财年其电商交易额(GMV)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并认为自己2016财年内有望超越沃尔玛,成为全世界最大零售平台。

阿里巴巴瞄准网红经济 或取代淘品牌成为淘宝注入新动力

  GMV突破3万亿,阿里为何还盯上了网红经济?

  这个说法引来一些争议,但不论怎么说,阿里平台的体量迅速增长是事实。且不看外媒如何评论,以阿里目前的增长趋势,单纯按照GMV来计算的话,阿里超过沃尔玛那是迟早的事情。

  应该说,阿里的确是富可敌国,越来越强大了。可是GMV都突破了3万亿元,阿里近来却还盯上了不怎么显眼的网红经济。

  3月1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杭州的2016天猫全球商家大会上发表演讲时称,“这两年用户行为变化太快,大量消费者跑到移动端,今天我们已经处于无线时代。”他指出,阿里无线化有三个重要方向,就是在无线化里面实现社区化、内容化和生活服务化。他首次肯定了网红的重要性,并称阿里也会建立基于淘系的达人运营、内容运营的团队。

  据悉,目前有数百位网红在淘宝平台上开店,拥有超过 5000 万粉丝,他们依靠社交网络快速引进时尚风潮,在淘宝上进行预售、定制,凭借强大的粉丝号召力获得了较好的销售,形成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从2015 年 9 月开始,淘宝已经为网红开设 IFASHION 平台。这次张勇的表态,无非再次以高层的身份肯定了网红对于淘宝的重要性。尽管整目前整体规模并不大,为什么阿里开始盯上了网红经济呢?

  粉丝经济模式通过市场检验渐渐成熟

  网红开店虽然是近年的新现象,但它所代表的粉丝经济模式却由来已久。国内这个风气是从娱乐圈明星开始的。早年港台娱乐圈中,陈冠希(嗯嗯,就是那位艳照门的主角)、周杰伦、李晨、潘玮柏、罗志祥等人均开有自己的潮店,并早已汇聚众多人气并愈发红火。这些潮流明星以自己的穿着品位打造潮人时尚,将自己的时尚态度融合进潮牌理念,增加自身人气的同时也创造了时尚潮流,当然获利也不菲。

  后来李静借鉴这个思路创办了乐蜂网,签约了众多明星的潮品牌入驻。借助明星的知名度和号召力,相关业务发展迅速做大,一时间乐蜂网也因此成为电商新贵。虽然后来因为竞争激烈,加上经营上出现了些问题,导致乐蜂网被唯品会收购,但其粉丝经济模式却为日后其他新兴垂直电商打开一个新的窗口。

  相对于明星的身价过高和专业性不足,有颜值或有专长的网红要接地气得多,在电商化的路上显得更有优势。没有开店对自己身份和名气的顾忌,网红经济在美妆、服装等快消品方面很快找到自己的位子。不少垂直电商如蘑菇街、小红书等把网红经济作为电商突破口,而一些网红则自发地在淘宝开店,试图实现粉丝变现。

  网红经济在业界也得到了广泛认可,甚至连导师李开复也表示肯定并持看好态度。前景看好,加上商业模式也通过了市场检验,几乎没有什么风险,阿里自然无法忽视这块有潜力的市场力量。

  流量、流量、流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阿里盯上网红经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网红经济能为它从站外带来非常可观的流量。

  经过高速发展之后,淘宝的流量增长速度越来越慢。一方面是电商的高速发展期已经过去,淘宝自我生成流量的天花板显现;另一方面是移动社交时代的到来,各个垂直电商移动APP的迅速崛起,从外部对淘宝流量形成了分流。

  而入驻淘宝的卖家和品牌都仍在增长,这就迫切需要更多的流量来满足卖家和品牌的需要。阿里入股新浪微博,除了布局社交对抗腾讯外,另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淘宝导流量。所以我们看到,阿里在入股之后,就和新浪微博签订长期协议,大量投放广告,以至于满眼望去尽是淘宝直通车和钻展。

  近年来,阿里收购动作频频,在O2O领域、电商周边、移动互联网领域、社交软件、文化传媒、物流及金融方面,阿里都有所动作。阿里的收购非常繁杂,根本无法用技术整合来解释,反而更像是通过收购加大对电商流量的垄断,因此有人笑称阿里收购的目的只有一个:给我流量!

  而网红恰恰就是能自带流量的群体,顶级网红的粉丝数量在百万级别,数十万粉丝的网红更多。他们在淘宝开店,根本不需要从淘宝现有的流量池中来导流,而是大量粉丝从站外扑回淘宝,购买网红店铺的商品。据悉,部分红人店铺上新时成交额可破千万元,表现丝毫不亚于一些知名服饰品牌。正当为淘宝流量大伤脑筋之时,阿里突然发现了自带流量的网红群体,无异于雪中送炭。

  事实上,除了流量和交易量外,网红凭借着在社交网络上的强大影响力,还给淘宝带来可观的新用户,那自然更是意外惊喜。

  增强社交影响,介入内容生产

  网红的社交影响力,也是阿里看好的因素。说起BAT时,人们常常认为阿里连接起了人和商品。往细了说,淘宝通过商品连接卖家和用户,天猫通过品牌连接卖家和用户,而网红则是通过社交关系连接起用户和商品。网红经济这种商品、用户和社交的强关系,正是阿里想突破却一直没能做到的。

  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几乎无孔不入,电商也不例外。社交电商的概念也油然而生,微商可以说是其中的先锋,尽管我们被朋友圈的面膜方式所轰炸而不屑,但不可否认微商的开拓性作用,据称业绩出色的面膜微商已经年利润过亿。

  此外,社区+电商的模式成为很多移动APP向电商渗透的方向,社交、内容同时发力,以增加用户的信任度和粘度。微博、陌陌等社交应用也跃跃欲试,试图从中分得一杯羹,其中微博早就推出微博店铺。在国外,Facebook和Twitter在2014年就开始进行站内购物按钮的试验,瞄准那些冲动购物“爱好者”。

  尽管目前国内的社交电商还不足以撼动阿里的电商霸主地位,但影响力却在稳步增长。鱼龙混杂的微商正在经历规范化的淘汰赛,有赞、微盟等正规平台的店铺成长迅速,美妆、女装、跨境电商等纷纷以社交电商开路,攻城拨寨,来势汹汹。

  众所周知,社交一直是阿里的短板,也是心头之痛。阿里并不担心社交平台本身,它在乎的是社交可能改变了用户的购物习惯,导致阿里的电商流量和销售被抄截,动摇了电商根本,之前封杀微信正是基于这个考虑。阿里投资微博、陌陌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增强在社交上的话语权。网红经济的横空出世,让阿里在社交应用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不需要控制社交平台,通过网红就可以打通各个社交平台,把商品卖出去。网红的社交强关系,使得各大社交平台为自己所用,这才是阿里最想的结果。

  除了单纯靠颜值的锥子脸外,网红中还有一类是专业达人,如美妆、衣饰搭配等方面的草根或明星专家。他们提供着与商品使用相关的优质内容,尽管目前多以广告营销的方式介入电商,但他们未来的影响或将不会弱于15分钟爆红、爆红15分钟的锥子脸们。因为专业技能的内容,远比颜值和猎奇更加有生命力。通过他们,阿里也可从单纯的商品销售介入内容生产, 摆脱原来的单纯卖货模式,推动电商模式升级。当然这些都相对要远一些,可能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网红取代淘品牌成为淘宝成长新动力

  曾几何时,淘品牌是阿里平台上最具活动的成长力量。凭借着流量红利和初期先发优势,众多淘品牌涌现而出,缔造一个个电商神话,也推动着阿里的业绩节节上升。

  但随着天猫前身淘宝商城的成立,淘品牌的短暂春天便宣告结束。在战略和资源日益倾向天猫的情况下,淘宝成为天猫流量的入口。一大批淘品牌在传统品牌入驻天猫后倍受冲击,被收购的已经算是幸运,更多的淘品牌从销售榜单上消失了,只有极少数顽强地生存下来。加上天猫2015年开始实行品牌邀请制,不对新兴品牌开放,淘品牌成长晋级的土壤已经不复存在,淘宝商家的成长通道受限,淘宝也正失去原有的活力。

  尽管从收益上来说,淘宝对于阿里的重要性日益降低,但淘宝作为阿里的母体,业务上对天猫、天猫国际的支撑作用仍然非常显著。最近阿里有个动作,就是天猫国际向淘宝C店启动分销模式,表面看是支持淘宝C店发展。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由于天猫国际流量不足,启动分销的目的是想通过淘宝的大流量为天猫国际导流,提升销量。如果没有淘宝,阿里很多业务都将受到严重冲击,包括如日中天的天猫也不例外。

  但问题是目前淘宝上卖家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如何确保淘宝平台卖家的积极性和成长空间,让淘宝成为支撑阿里整体业务的流量池和卖家储备库。淘品牌凋零之后,这个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网红经济的兴起,则为淘宝提供了由个人品牌向商业品牌转化的新可行模式,预计未来阿里或将会出台专项计划,扶持有影响力、达到销售量级别的网红品牌向天猫转移和升级。

  引入网红经济这条鲶鱼,为淘宝小卖家找到新的晋升之路,也带动淘宝恢复活力,有利于淘宝的生态平衡和发展。

  网红经济或成为下一个电商竞争热点

  总结下,阿里之所以盯上了网红经济这块蛋糕,无非就是看中这个已通过市场检验的新兴商业模式,不光能为自己带来流量和用户,更可以突破社交网络的限制,为淘宝带来新的活力,促进市场繁荣,可谓有百利而一害。3万亿GMV虽然高,但是想实现未来数年翻番的目标,在自然增长之外,阿里还得从其他地方想办法,网红经济正好是其中一个好方向。

  值得一说的是,作为阿里的竞争对手,京东也注意到了网红经济的潜力,据报道京东服饰在2016年重点打造达人计划。与阿里的网红直接开店不同,进入京东达人计划的网红和时尚自媒体以“时尚合伙人”的身份参与,更有社群和内容电商的玩法。京东也有自己其独特的优势,那就是京东店铺可以和微信打通,让网红能充分发挥社交优势,获取更加快速的成长。

  未来电商网红经济的发展,阿里京东的对战固然或许将成为一大看点,而其他社交电商同样有自己的机会,毕竟它们更加重视,投入和专注才是成功的保障。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