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投资服务平台

创投时报LOGO

传微影时代寻求D轮融资 不在风口上拿钱还会容易吗?

236人浏览 / 0人评论

  2016年,中国电影交出了最终答卷,总票房457亿,离年初预期的600亿,差了近四分之一。反思的声音在数据公布之后一直不绝于耳,挤破泡沫,回归理性似乎成了当下电影产业各路人马的共识。

  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乘着电影行业的东风,在线售票平台从起步再到激烈厮杀,在线买票在巨额补贴和铺天盖地宣传下,成了近八成观影用户的选择。互联网公司如BAT、新美大加上万达、光线等纷纷加入这个战场圈地竞争。

传微影时代寻求D轮融资,不在风口上拿钱还会容易吗?

  激烈的竞争从一家公司的发展可以看出。在2016年4月,脱胎于微信电影票的微影时代完成了C+轮30亿融资,估值近20亿美元。这家2014年从腾讯独立出来的业务,已经有了腾讯、万达、华人控股等股东站在背后。

  从2014年7月的数百万美元A轮到2016年4月的C+轮30亿人民币,微影时代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已经进行了4轮融资。近日,有微票儿内部人士透露,微影时代正在寻求新一轮融资,融资规模约为数亿美元,而这距离上期融资只有八个月。

  如果说密集融资,估值节节攀升在过去两年能够轻易实现。到2017年,随着电影市场降温,如何能够拿到更多融资,获得更高估值,成为摆在微影时代面前的挑战。

  近日,理财平台搜富网上出现了一个名为前海瑞旗微影时代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该基金称,以C+轮117亿估值受让微影时代股权,基金规模为5000万元,投资门槛为100万,投资期限为5年。从2016年12月28日起发行,2017年4月30日发行结束。

  根据基金的介绍,微影时代目前估值117亿,2016 Q3市场占有率32%,覆盖院线5700家。同时,该基金也称,相较C+轮,资金占用时间减少半。基金透露了微影时代的相关财务数据:2015年营业收入5.3亿,2016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15亿,预计全年实现营收20亿。在微影时代开启新一轮融资的关口,原股东以C+轮的估值转让股份,或多或少证明,微影时代融资前景不容乐观。

传微影时代寻求D轮融资,不在风口上拿钱还会容易吗?

  其实,微影时代目前正处于内忧外患的阶段。站在身后的腾讯、万达爸爸,即是支持,其实也是发展的枷锁。而随着局势进一步发展,微影要来越需要摆脱这些障碍。今年9月,微影时代宣布将微票儿改名娱票儿,或许也有淡化微信和腾讯背景的意味。

  其实,更大的隐藏危机还未到来。有业内人士透露,微影时代与微信二级入口的合作协议以三年为限,到2017年5月份即将到期。微影时代在微信二级页的入口是否仍然保留尚存疑问,如果微信不再继续扶持导流,势必影响微影时代的估值和前景。

  业内的担忧也并非没有道理。因为无论如何,微影时代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腾讯的支持。

  记得微信电影票刚刚开始诞生时,微信支付尚未取得立足之地,作为在线支付的重要方式之一,电影票业务也充当着推广微信支付的渠道,如同在滴滴和快的的补贴大战一样。大量补贴,一方面,为微票儿积累用户,一方面培养用户使用微信支付的习惯。因此,有了腾讯在流量和资金上的支持,微票儿在发展之初,迅速在市场中撕开了口子。

  但是,当微票独立之后,这种补贴和流量扶植都告一段落,比如使用微信支付的票补开始减少,电影票变成了微信三级页面最下方的一个入口。随着微信支付逐渐被称为在线支付的主流之一,微影时代这种需要持续投入的业务,对腾讯而言也显得也来越不再重要。

  微影时代CEO林宁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过马化腾的想法。“我记得当初 Pony (马化腾)和我聊的时候,他认为 O2O 不是腾讯的基因该做的,因为他还是想把产品做好,体验做好。但是娱乐又是必须做的,所以他更愿意用这种放我出来的结构来做这件事情。”这种表态其实暗含着一种态度,对腾讯而言,微影时代只是无关于产品的业务,腾讯不愿意再背负长期烧钱投入的责任和义务。

传微影时代寻求D轮融资,不在风口上拿钱还会容易吗?

  除了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市场环境也在变化。刚刚过去的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并未像2015年那样保持48%的高速增长,市场转冷已经成为业内共识,由此带来的影响是,投资方可能对文化娱乐产业由疯投转入观望态度。在腾讯不确定的支持和市场环境变化的时候,微影时代在此时开启新一轮融资,或许更显得身不由己。

  对微影时代本身业务而言,在线售票甚至是布局影视全产业链也已经不是一个好故事可讲。

  对在线售票业务而言,单纯做一个“票贩子”本身很难盈利,连续两年多的投入,在线售票依然需要长期投入却难有盈利预期。两年之间的用户增长和市场占有率的变化,更像是售票平台各方疯狂补贴的结果。一旦补贴停止,用户就会用脚投票,去更便宜的平台购票。只要市场竞争存在,任何一家票务平台都很难高枕无忧。这种情况颇似滴滴、快的以及优步之间的战争,只有最终取得垄断优势,才能取得定价权进而盈利。

  然而,在线售票平台的竞争丝毫没有偃旗息鼓的迹象。目前,业内公认的在线购物平台已经被四强割据:背靠新美大的猫眼、背靠阿里大文娱的淘票票、百度糯米以及微影时代。

  林宁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的采访时也承认,竞争已经进行到中场休息阶段,“现在谁也打不死谁了,四个人打牌,只是市场份额大小的变化。如果变,可能就是并购或者整合,最后牌桌上只剩下两个人,具体是哪两个还不知道。”

  只是,在上述四家中,微影时代似乎面临着最大的压力。其他三家背后有巨头撑腰,而微影时代最为倚重的腾讯,腾讯影业和企鹅影业尚在彼此竞争,能够多大程度上支持微影时代似乎还是一个变量。同样来看,在B轮融资时加入的万达,已经收购了老牌电影网站时光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购票平台。

  除了在线售票,摆在微影时代的似乎面临一个难解的未来。2016年9月,微影时代宣布将电影投资、制作、IP开发,以及发行业务等对应分拆为娱跃影业、娱跃发行,涉足电影的全产业链,同时,将旗下在线电影票务平台“微票儿”升级为泛娱乐票务平台“娱票儿”。业务线子公司的架构让微影时代够吸纳更多的资本入场,但也将越来越多竞争面暴露给对手。

  其实,更为令人担心的变化已经出现。根据某第三方票务软件系统的数据,2016年第四季度,在票补减少的情况下,微影时代的市场份额已经距离猫眼越来越远,已经被淘票票超越。在尚未盈利的在线售票业务都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微影时代要借此给市场讲一个好故事,获得融资去投入内容和发行,更显得难上加难。

  摆在微影时代面前的是,一个越来越难以理顺的僵局。只是,留给它的时间似乎不那么充裕了。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