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投资服务平台

创投时报LOGO

互联网影业集体哑火:小米影业黄了 乐视影业缩水28亿

520人浏览 / 0人评论

  小米影业要“黄”了?1月19日,媒体纷纷传言,小米影业可能要被砍,其宣发部门已经解散。当天下午,小米影业负责人黎万强在朋友圈发消息证实了这一传言。他表示,小米影业确实做了调整,目前只是一个十多人的部门,核心职能是助力小米品牌,不涉及内容制作。而且,小米的核心业务还是手机,不会有自己单独的影片上映,所以不需要宣发部门;如果需要宣发,可以由小米的市场部来做。然而,去年6月,小米影业还宣称自己的重点是制作不是投资。从注册到如今仅剩十几个人,不到半年时间,小米进军电影业的豪言仿佛变成了一个笑话。

  漫画/王鹏

  尴尬的不仅是小米,纵观那些近年成立电影公司的互联网大咖,去年交出的首份答卷,都不太令人满意:阿里影业主投的第一部电影《摆渡人》,纵然有半个娱乐圈的明星为其站台,仍挽救不了观众一边倒的差评;腾讯影业主投的第一部电影,选择了偏小众文艺的悬疑片《少年》,最终票房仅1500万元,连点水花都没溅起;乐视影业出品的电影虽多,《爵迹》《长城》《28岁未成年》的口碑却都不怎么样……尽管在各种资源上占尽优势,互联网公司拍电影仍然没有那么容易。牢记内容为王,或许才是做电影的立足之道。

  口碑暴跌:乐视影业估值大幅缩水

  1月15日,融创中国150亿元融资“火线驰援”危机中的乐视,堪称最土豪的雪中送炭。其中10.5亿元用于乐视影业15%的股权置换。按此计算,乐视影业估值为70亿元。然而,这与2016年5月乐视影业的98亿元估值相比,缩水28亿元。

  作为较早进军电影行业的互联网公司,根据猫眼网提供的资料,乐视影业2016年主出品的电影票房成绩,在一众互联网影业公司里排第一,在国内电影公司里排行第14名。其中《盗墓笔记》票房还过了10亿元。然而,高票房带来的结果反而是估值缩水,这不禁让人匪夷所思。究其原因,固然有2016年电影行业不够火热的因素,更重要的,应该在于乐视影业去年几部重磅作品的失利。

  《盗墓笔记》票房虽破10亿元,但乐视影业并非最大赢家,拿到的票房分成并不多;《爵迹》是去年乐视影业最被看好的项目,然而最后3.8亿元票房,却只有亏本的份儿;《长城》票房目前已达11亿元,但乐视不是主要出品方,投资只占十分之一左右,获得的盈利也不可观。除了票房,乐视影业更大的隐患在于口碑。以上三部电影口碑均比较一般,《爵迹》更是被无数观众骂得狗血喷头。

  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影业,首部主投电影《摆渡人》的结局,也只能用惨败形容。该片导演张嘉佳曾透露,影片票房过10亿元才能保本,但在负面口碑的发酵下,该片票房仅为4.7亿元,远达不到目标。而且,阿里影业自2014年成立以来,截至2016年上半年,已持续6个季度亏损,2016年上半年预计亏损幅度较上年同期扩大近300%。从目前来看,阿里影业距离盈利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至于一向低调的腾讯影业,首部主投影片《少年》,市场表现也低调到许多观众甚至都不知道还有这样一部电影。

  内容为王:拍电影用不上“互联网思维”

  2012年后,中国电影市场一片红火,与此同时,互联网公司成为中国经济的“新贵”。在各个行业布局,希望以互联网思维颠覆各个行业的互联网公司,自然也不会放过电影业。然而,互联网和电影始终是两个独立的行业,对于如何做好电影,大部分互联网人都不熟悉。电影产业专家蒋勇毫不客气地说,互联网公司拍电影,跟煤老板、矿老板投资电影“区别不大”,“都是外行”。“互联网公司除了在营销层面有平台、用户上的优势,在内容上完全没资源。”

  当良莠不齐的各路土豪纷纷跻身内容产业之时,作为内容提供商的传统影视公司无疑具有强大的博弈优势:面对一堆刚刚入道的新手,只要能继续创作出优质的影视产品,便能尽显其“鹤立鸡群”的风范,完全不必顾及什么“互联网思维”。新影联影业前总经理周铁东认为,电影的目的就是给消费者看,可以说影视制作与互联网一点关系都没有。“观众要的是内容,至于这个内容用什么平台和渠道去传播,他们并不在乎。影视公司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为观众提供赏心悦目的故事。从传播的角度而言,互联网仅仅是故事的一种传播方式而已。没有内容,整个互联网就只是一坨坨毫无生命力的服务器而已。”

  互联网人才跨界电影业后的水土不服和缺乏经验,则直接导致了单个电影项目的失败。“一部片子卖还是不卖,还是跟该公司的‘打法’、理念、团队水平有关。”中青新影总经理瞿晓坦言,他实在不能理解阿里影业和腾讯影业选择《摆渡人》和《少年》作为首秀的做法,“《摆渡人》剧本改了一百多遍,这肯定就有问题。《少年》导演杨树鹏的前两部片子都是赔的,再投他就有点莫名其妙。”

  走为上计:多数互联网影业应考虑撤出

  当然,首次跨界电影就成功,也实在难为这些互联网公司。多数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公司拍电影,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需要试错成本和试错项目。

  当互联网已深入社会的各个角落时,互联网公司与传统电影公司相比,反而存在许多独特优势。凭借强大的资本优势,互联网公司拥有很多自己的IP资源,这是转化成电影的基础。“优质的用户和粉丝,让互联网影业公司一开始就在营销上占尽优势,门户网站、客户端、社交平台都可以成为他们发行推广电影的平台,而且效果往往非常好。像淘宝这种电商平台还能做衍生品开发,可能比卖电影票更赚钱。现在的导演、演员也更愿意跟年轻、时髦的互联网公司合作。”飞天影业董事长李飞表示。

  在做优质内容上发力,增强筛选项目的能力,不光是对互联网影业公司的要求,也是传统电影业公司今后需要做的。“发掘真正好看的、市场化属性强的故事,做好剧本是核心。别一上来就追求情怀。”瞿晓说。至于那些只想玩票儿或者想在电影上捞一把就走的互联网公司,去年渐冷的电影市场已经表明,这一招儿行不通。蒋勇建议,那些规模较小的互联网影业公司可以考虑撤出,不要把太多精力花在电影上。“目前来看,也就BAT和乐视还比较专注,已经成为国内电影公司的生力军,其他互联网公司可能机会比较少了。”

  2014年,博纳影业总裁于冬一句“电影公司都将为BAT打工”曾引发传统电影人的恐惧,但就目前趋势看,只要做好内容,传统电影公司仍将有一席之地。于冬最近提出了互联网势力的新趋势,他预言:“互联网公司经过两年多的冲刷,势头已经减弱。它们更想渗透到电影产业中去,而不是仅仅拿到所谓的大数据和流量。”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