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信银行来了,BAT为何如此热衷互联网银行?
就在昨日,百度宣布与中信合作成立直销银行,名称为“百信银行”,而中信11月16日起因重要事项正在停牌当中。BAT三家中国互联网巨头都成立了自己的互联网银行,阿里巴巴的网商银行、腾讯的微众银行、百度的百信银行。
直销银行是什么?网络给出的解释是银行没有营业网点,不发放实体银行卡,客户主要通过网络等远程渠道获取银行产品和服务。这就省去了很多线下环节,没有网点经营费用和管理费用,可以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存贷款利率。其实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直销银行,最先是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试足,中国最早的是2013年民生银行成立直销银行。

微众银行步履蹒跚前进
腾讯前海微众银行人事变动不断,两个月前行长曹彤离职,此前他正在筹备厦门国际金融资金交易中心,近日又传出副行长郑新林离职去福建的一家民营银行,两大高管离职,说明微众银行遇到了重大的问题。从创立之初的几大支柱性战略,只有两个落地,第一个是微粒贷,目前放出资金20亿。第二个推出微众银行APP,但是市场反馈一般。
阿里网商银行动作不断
网商银行2014年3月份提出“小存小贷”的模式,即限定存款上限和贷款下限,主打小额信贷。网商银行把重点放在农村的金融业务上,淘宝已经在农村渗透的很厉害,富裕一点的农村的农民已经会使用淘宝,这就给网商银行提供后台数据支持了。网商银行对农村推出“旺农贷”来打开市场,据了解阿里特地拉上了中和农信这家扶贫基金会的企业,原因是这家公司积累了大量的农村征信数据。
民营互联网银行的困局
国家政策层面虽然逐步放开民营银行的牌子,能拿到牌照的企业越来越多,但是在监管层面可是一店都没有松懈。微众银行的账户开立必须符合目前对银行的监管标准,没有一条捷径可以把腾讯目前所拥有的客户,转变成微众银行的客户。腾讯两大社交王牌微信、QQ,每个都坐拥8亿用户,但是在微众银行的APP上如果要进行转账、存贷款等业务的话必须要进行绑卡,否则就无法进行,需要经过与第三方的数据交叉比对。
年轻人比较热衷于体验使用互联网银行,但是年长的人对于资金安全方面的考虑更为慎重,毕竟中字头的银行是国家所用,几十年的存贷汇习惯是在线下银行养成,一时难以改变。工农中建行每年的额营收都是国家的重要收入来源,利润极高,这种情况下互联网银行只能是试点,现在谈颠覆尚早。
BAT互联网银行美好愿景
互联网银行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存款数额,活期已经超越传统银行十几倍,还能做到与传统银行无缝连接,满足了资金灵活性的需求,而且有多种理财项目吸纳资金。
解决了传统银行门店,现金流动问题。全国各个地级市,主要的国家性质银行布局,地方性质银行,再加上民营银行,都是传统的门店性质的,每天的资金流动巨大。用户的大额存贷汇款都必须采取柜台办理,网上的大额在线支付被限额5000,超过必须用网银才可以。这些大大给用户带来不便,互联网银行一一解决了这些。
集中社会更多的闲散资金,有更大的吸引力吸引大额资金的存贷行为,现在所说的互联网金额的所有功能在互联网银行中都能实现,所有BAT都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的。
百信银行拿什么来竞争?
百度是互联网金融上这不是第一次试足,前有自家支付工具百度钱包,这次成立百信银行,联手中信银行。搜索+金融的互补优势,中信银行是老牌的传统线下民营银行,这次借助百度在互联网上的优势。或许能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相比较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百信银行再技术上,大数据搜索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搜索SEO等宏观数据,结合O2O形成的服务交易数据,发展服务类线上线下企业供应链融资、营销金融、零售金融会有比较优势。
互联网银行这块巨大的蛋糕,现在谁都分得一块,未来进入的企业会越来越多。但是在这块政府政策卡的比较紧,大家都是出于试水阶段,没有固定的模式,重要的是差异化竞争,展开各自的特色。
全部评论